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6月28日至7月3日,我校“童言无梗·雅语相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奔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开展一场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抵达茂县后,团队成员深入茂县大街小巷、傩文化广场和羌文化广场,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网络烂梗在少年儿童群体中的传播状况及其影响展开调研。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宣讲团走进茂县七一中学、八一中学和凤仪镇小学20多个班级,通过讲述文明用语对儿童的重要意义,引导少年儿童们在健康、积极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团队成员走进中国羌族博物馆,沉浸式学习羌族语言,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羌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与当下网络烂梗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让志愿者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文化的传承对于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以语言教育为切入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践乡土之行,承千年文脉;秉赤子之志,燃薪火童声。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我校学子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更是他们践行责任、传递文化正能量的见证。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调研、积极引导,为茂县少年儿童的语言环境改善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茂县的少年儿童们一定能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茁壮成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 图/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
初审|李家姚 李彰秀 黎伯年
复审|张奇伟
终审|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