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主题团日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探索打造高校示范性主题团日的实践路径,推动基层团组织创新发展,9月30日下午3点,我校“创新赋能·示范引领——打造高校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的实践路径思考”主题沙龙在伯牙楼C区505教室顺利举行。校团委全体教师及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参与沙龙。校团委副书记左宇主持沙龙活动。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罗靓芹以“思政理论活起来”为主题,倡导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用创新的活动形式让理论活起来;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2B班团支书周蝶以“核心与创新”为主题作交流发言,强调既要在活动前引导凝聚共识,又要在过程中创新赋能,激发团员青年的创造力。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团委副书记宋秋莹提出“以三新破题,以三性立标”的工作思路,倡导通过创新破解活动吸引力难题,以思想性、实践性、组织性深化活动内涵。范长江新闻学院团委书记陈心心主张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品牌内容,系统培训建强团干队伍,切实提升团日活动的示范引领效应。
组织建设科科长李耀洲系统剖析了当前高校主题团日活动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提出示范性团日应具备“政治有高度、内容有深度、形式有新度、引领有广度”的“四度”标准,并介绍了以“机制赋能、技术赋能、人才赋能”为核心的“三维赋能”工作法,期待通过多元路径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与引领力。
校团委书记李其林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次沙龙的研讨成效,他强调示范性主题团日建设要紧扣时代主题、贴近青年需求、融合学科特色,要求各学院积极转化沙龙成果,将可行思路与典型经验,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他同时明确,校团委将持续开展督导工作,推动优秀经验从“盆景”向“风景”转化,切实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力与服务效能。
本次会议有效搭建了校院联动、经验共享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了“创新赋能、示范引领”的发展共识。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主题团日改革,围绕青年成长需求与时代发展脉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青春动能。












(文/晁萌遥 吉克昕瑶 吴燕君 图/张雪 周小静 徐霜)
初审|李家姚 李彰秀 黎伯年
复审|张奇伟
终审|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