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孙潇老师是我校文学院教授古代汉语的一名教师。从教这么多年以来,她师德高尚,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在学校师生中,有着较好的声望。“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教师这个职业平凡朴实,简单无华,工作辛苦,很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严以律己,甘为人梯,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与理想,用自己工作的汗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
一、师德修养,自我提高
孙潇十分注重自我知识的提高,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品德高尚的教师。作为一个公共课老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尽管课时压缩、课程任务压力很大,孙老师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折不扣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的让同学们学到并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独立个性发展
孙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推进的教学改革,主动融入专题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中。把自己在校外学习和培训中得来的知识经验与常规教学结合起来,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掌握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而不是仅仅用知识去僵硬的占领学生的脑子,只为了应付考试。
她还积极推行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当中主动参与,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能力。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她总是会设定一些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进入课程的情境,多读书多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讨论中。在讨论中,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大胆鼓励学生发言,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因势利导,取得了学生的信服,更主要的是真正地让同学们树立了对古代汉语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中,孙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得出自己的看法。正因如此,她许多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或者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教师学生都经常在QQ上和她谈论有关古代汉语的问题。同时,她的课堂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在课下。通过课下为同学们讲解疑难问题,帮助大家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三、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
孙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都给大家强调:对待学术要有一颗敬畏的心。只有这样的进行学术研究,才能有所收获。正因为如此,孙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大家,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掌握。她经常告诉学生们:“玩弄生活的人,必将被生活所玩弄。” 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复习,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才算是真正的有所收获,考试也才能有理想的成绩。如果仅是靠着期末的临时抱佛脚,那必将是失败的。
四、科研业绩突出,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工作
孙老师曾参加“古代汉语言系列课程建设”课题,2005年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内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优秀奖项。不仅如此,孙老师还将积极严谨的态度运用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职工运动会,锻炼自己的身体;还担当了文学院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的评委,给予同学们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帮助……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告诉我们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责任是职业操守的第一要义。孙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很好地践行“责任”这两个字。学生的评价是最好的证明。
某某同学说:“在平时,老师都会认真细心地教导每位同学;有人犯错误了,她都会耐心地教育他,使他改正错误,正确地面对生活;同学有不懂或者疑问的地方跑去问她,她马上会给他们讲解,直到她们明白为止。”
某某同学说:“……她面带笑容,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我们老师非常努力,有耐心。虽然,我已经毕业了,但是,在以后的每一天我还会深深地记着教我古代汉语的那位善良、有爱心、耐心的孙老师。”
还有学生说:“孙老师的课我最喜欢上,每次上课,我都特别兴奋,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充满着活力。”她从事古代汉语教学,能教善导,形成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情感熏陶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逐步具备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增强了创新意识。
孙老师曾说过,学生的喜爱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永远的激励。好好教书,潜心育人,坚定信念,永不懈怠,这是她的职业追求,更是她的职业使,是她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奔的动力。孙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朴素的教师,用爱为注脚,青春铺陈,恣意享受那一份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快乐。

附件1:推荐表.doc
附件2:文学院联名.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