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朱锐锋老师,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17年9月,朱老师来到内江师范学院,在学院工作期间,他将教学当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上好课作为标杆,他思考问题细致周全,处事沉着稳重。
在教学工作中,朱老师始终秉承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原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他的理念与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将他视为学习的榜样。他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还重在教学生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在课堂上,他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他不仅能够将枯燥复杂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输给同学,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课后,常与学生探讨新闻时事,并用专业知识与同学们进行分析,让同学们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中也能够与专业知识相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朱老师坚持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的观念,他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式来教育学生,让学习与时代接轨。
开朗,乃人生莫大之幸福,开朗的人,必为生活所眷顾。
与生活中,他是个开朗的人,他亦师亦友,他喜欢燃烧热情的运动,去点缀着青春永驻的活力。驰骋于篮球场,穿梭于足球场的他,收获着同等于文化知识的乐趣,开怀之时,亦不局限于对知识的追求;音乐,不论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总有人心愿意为它驻足。他喜欢音乐,喜欢音乐独到的字词,喜欢音乐特有的旋律,喜欢音乐安抚人心的力量。他认为知识,有时并不乖巧,而音乐,正是融洽知识,沟通知识的不二法门;他善思,在学海逆浪中深思,在书山峭崖上深思。天下最为或缺的,正是一颗潜心思考的心灵。他坚信,思考的力量,能够势如破竹,直达彼岸。他通过用运动和音乐来和同学们一起体会生活,追逐梦想,成为一个人生导师,也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挚友。
他的学路,一望无垠,亦没有终点。长沙城点燃本科的烛火,也许这烛火不够明亮,不能点亮更长的路,他迈向下一段征程,硕士研究生。在川大,在这个国内举足轻重的殿堂,他不断汲取知识,不断深化学术,把自己的烛火燃烧得更为猛烈。从教及今,考博,又是下一个他必须要走完的长路。何以孜孜不倦,何以天下烛火,老朱如是。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话或许太过唯心,但在他这儿,却为恒言。他走过的路,或康庄,或羊肠,都在不断追求自我,努力超越自身中走向蜕变和升华。他追求人生,他渴求知识。一步一步走过的路,皆没有迷迷茫茫,更不会漫无目的的游走。以梦为马,不负年华。执着追求,等风歇雨停过后,又是一场飞翔。他用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讲述世间浮华和人生梦想,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与知识相守的人,更能谛听内心的呼声,四海潮生,可平一切。在面对生活和人生方向的难题中,他常常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最为透彻的去认知问题”。对于一道道难题,总有它的脉络,总有它的切口,于是,碰得到问题都能得到它应有的答案。而恒守问题的奥义,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是为学问之要。理想,是人生启航时最原生的帆桨,亦是你我劈波斩浪所能有的最大自信,养心立志,恒守抱负者,国之所需也,他将理想抱负记为其人生指南,时刻牢记心间,所以他也希望我们成能为一个为青春洒热血,为万世开太平的“四有青年”。他很努力,也喜欢努力的人。他是一名大学教师,他的初心---从教。他说,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价值,都在于能为这个社会付出。从教,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给祖国下一代的青少年,为这个世界贡献一点绵薄之力。这样才能让努力的青年老师,努力的少年学生,努力的内江师院,都在努力中绽放出最为绚烂和夺目的人生。
朱老师常说“内师之中,你我的家人”。于生活之中,他总能豁达地直面风雨,拥抱彩虹;于工作之中,他总能开朗地潜心求知,从容进取。这一点,也时刻影响和塑造着他的学生们,这或许也是他送给学生们最值得珍守的礼物。朱锐锋老师是学生青春中的引路人,是学海中的摆渡人。



朱锐锋推荐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