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第三期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爱心传承服务队编制
日期:2017年11月24日
编者按: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爱心传承服务队,在支教路上秉持“滴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汇希望”的原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服务队吸收优秀的人才,并不断寻求突破的方法。为特教孩子在心理和学习上带来更进一步的帮助,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目录:
◆不忘初心,携手同行
◆十一月例会开,总结勤改进
◆手语学习,沟通桥梁
不忘初心,携手同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忘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爱传,便只顾砥砺前行。在本月的支教服务中,爱心传承服务队教学、体育、美工、宣传、书法、文娱六大小组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爱传每一个队员都专注于做好爱传每一次支教工作,致力于用行动将爱传精神继承与发扬。
回顾本月支教历程,各小组的具体工作无不值得肯定。从排课到考勤,从手语教学到支教服务,教学组成员都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热情与执着在他(她)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体育课是体育组队员的小舞台。他(她)们既能将各类体育器材把玩得得心应手,也能悉心教导孩子们乒乓篮球。孩子们的笑语欢声是对体育组队员最大的肯定。每一张照片都是对支教过程最真实的记录,每一条微博,每一篇微信更是耐心与恒心的体现。在宣传组的努力下,更多的爱心人士对特殊孩子加以了关注与帮扶。
支教过程中,在队长与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爱传队员积极配合特教老师工作,认真听取意见,注重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感受孩子们的内心,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以深入的了解为基础,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教学工作。
爱传各小组各成员团结协作,不改初心,在支教的道路上携手奋进,砥砺前行。将爱传的精神发扬,将爱传的宗旨贯彻,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一行列。
爱传支教,风雨无阻;爱传征程,不曾止步。图书馆门前,队员起航扬帆,信念为灯塔,不曾迷失方向,爱与热情的动力,让爱传向远方驶去……
十一月例会开,总结勤改进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爱心传承服务队十一月18日服务队召开了2017——2018年第一学年的第二次例会,此次例会独具创新,打破了原有的单调的例会模式,选择由各组组长组织组员负责开展例会,抛弃死板的思维,鼓励队员灵活组织,而教学组作为新式例会的领先人负责了第二次例会,此次例会着手于服务队在此之前遇到的一系列工作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1、完善支教考勤制度2、强调手语教学纪律,规范队员学习态度3、增强服务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例会中,通过队员上台讲述自己在日常支教中的感悟收获以及各种由教学组组织的小游戏,不仅增强了队员们在服务队的存在感,肯定了队员们的收获与成长,并且增强了爱心传承服务队的凝聚力。下面是这次例会的详细内容记录。
例会第一项,由爱传教学组的颜萌队员主持,队员们上台分享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的所得所感,从队员们灿烂的笑容中可以看到队员对特教孩子们深深的喜爱。
紧接着颜萌队员以PPT的形式为爱传其他队员们介绍了教学组的组员并幽默地称其为“七个葫芦娃”,旨在让大家积极配合教学组手语教学与考勤工作,增强服务队的工作效率,并且教学组的组员也依次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例会的气氛十分活跃。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教学组的带领下,队员们做了几个小游戏拉近队内关系如击鼓传花、抱拳等等,使例会中充满了欢笑。作为游戏的惩罚,书法组组长沈强演唱了彝族歌曲,队员的的小品表演更是将例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接着是大会的最后总结阶段,由各组组长发言,陈琳队长总结,组长们分别针对自己队内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向自己的队员提出表扬与批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法组组长沈强,当谈到自己组内情况时,他有种无法掩饰的骄傲,因为书法组组员的确很让沈师兄省事。当说到爱传时,师兄谈到了自己在凉山州时,有着类似的经历,他觉得社会上的帮扶情况是必要的,小小的帮助带给孩子的是内心上的巨大动力,爱传的宗旨也是要让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同时也对所有爱传成员提出了“不忘初心”的要求。
陈琳队长做了最后的发言:对之前爱传的工作情况,陈琳队长给予了肯定,但针对一部分队员请假不及时,不请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强调了请假的制度,并且认为应加强例会的开展力度,提高服务队工作效率。
此次例会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爱传工作已步入正轨并稳定地开展,不忘初心,爱传将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手语学习,沟通桥梁
第七届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爱心传承服务队开设了日常手语教学课程,旨在让爱传队员能灵活地与市中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以及兴趣特长,以便能更具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学辅导,维护其健康成长。
手语教学课程由爱心传承服务队教学组负责组织开展,并制定了一系列考勤制度以提高日常手语教学进度并维持队员学习热情,于周一到周五中午午休时间在第一教学楼开展。队员对手语教学课程反应良好,认为其非常有意义因而学习热情高涨,而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由于手语具有实用性等特征,手语学习有利于听觉障碍者与听觉障碍者、健听人与听觉障碍者之间进行沟通。听觉障碍者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们需要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在社会上同其他社会成员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为了实现这种需求,让听觉障碍者与听觉障碍者、与健听人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与沟通,这就需要有一种适合的、有助于相互交流的语言工具。手语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共同使用、交流的语言工具。
所以说,一方面来讲,队员学习手语可以帮助队员与特教学生更好地交流,另一方面,对于队员本身而言,也多了一项社会技能,充实自我。
队员在支教中为了更方便和学生进行沟通,辅导学生学习,手语技能是爱传队员必须具备的。这不仅是队员和特教学生沟通的桥梁,更是队员与学生之间种下深深羁绊的一种方式。手语学习是成为从事聋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之一。聋教育工作者在对听觉障碍者进行思想教育、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帮助听觉障碍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都必须使用手语;利用手语组织校会、班会及各项活动,手语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手语日益被社会所重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爱心传承服务队的一员,队员们理应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代接轨,熟练运用手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手语真正成为队员们和特教学生交流的方式,并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爱心传承服务队每个小组在学习手语中都非常认真,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为社会主义公益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