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QQ 空间里有一条动态,挺火的,是写一封信,收件人是三年后的自己。很多好友都给自己写了祝福语,希望自己三年后能够肆意生活,希望自己渐渐强大。或许在我们的世界里,一切都太拘束了,你得一步一步循规蹈矩,生怕自己多走一截弯路,所以才希望三年后的自己能够洒脱自由过生活。我很想知道我的学生,两年后,他们想变成什么样,两年后,他们会从这个中学毕业,他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夜深了,窗外的雨还再淅淅沥沥地下着,静静地读着他们一笔一画勾勒出的过去和未来,我的心似乎也湿润了。
“我已经在脑子里面幻想着两年后的自己,那时我应该17岁了。我会去干什么呢?两年的时光会如水般快速流淌吗?烦恼会越来越多吗?我要怎么样去面对烦恼了?对两年后的自己有太多疑虑和幻想了。”
真羡慕你们,年少真好!想法简单,毫不夸张,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未来最真切的期待。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在信里谈到自己想继续上高中,否则,便没有退路,只能背上行李,远赴他乡,踏上打工之路。
“以前,我爸妈说等我把这小学六年读完了就去打工,可是我不愿意。后来,在姐姐的支持下,我上了初中,爸妈却说如果我考不上高中,就让我去打工。所以,初二,初三的时候,我要好好努力了。”
我似乎听见了一颗心怦然碎裂的声音,在你的精神世界最需要养料滋润的时候,却有人催促你背负劳动的枷锁,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生你养你的父母呀!你小小的肩上扛着这无穷的压力,这样的学习,你真的快乐吗?可是, 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 两年后的你是否又能拎得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读初一时,不懂什么是学习,学习又有什么用?我逃课,抽烟,还跟老师吵架,休学后,我去打工了。那时,我以为打工是多么地好玩,还有钱挣。可是,我还是被现实打败了,到外地不到一个月,我后悔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我想回家,拿起手机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却被父亲骂得狗血淋头。就这样,我在外面打工一年多,到了江西,乌鲁木齐,福州,贵州等多个地方,我知道打工有多苦,有时不明白,我爸妈打了一辈子工是怎么撑过来的。我知道了学习的意义,如果没有文化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眼睛一样。”
读到这里,你能想象这是一个才上初二孩子的经历吗?辛酸的背后藏着一颗少年无知又悸动的心。这样或许也好,在生活的鞭笞下,被迫成长。可是,他也只是一个刚没有儿童节的少年。如果曾有人告诉他,没有文化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眼睛一样,走到哪里都是迷茫。他会不会猛地醍醐灌顶,迷途知返?
在这些毫无华丽字眼修饰的信件中,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育者,我不得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家庭责任的缺失?还是社会责任与教育责任的懈怠呢?
在这里工作的两个月里,我发现,这里的孩子没有早自习,他们通常六点半起床,收拾完后进教室,大多数人在座位上无所事事,即使手里捧着一本书,目光也是呆滞的。没有老师的监管,打扫卫生的同学迟迟不能进教室,直到预备铃响起。这里的晚自习也没有老师来上课,走读的学生很多,剩下来的学生就只能在教室里上自习,纪律只能靠个别班委和一些巡查人员来维持。晚自习,他们通常会拿一本书出来,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仿佛这本书是麻醉药,碰过的人都会失去知觉。个别同学会安静地写作业,也有同学聚在一起聊天,只要声音小一点,不至于招来巡管人员,他们便会“畅所欲言”,对旁边认真学习的同学全然不顾。在英语课上,由于受母语和地方语的干扰,他们学起英语来,特别痛苦。但即便这样,他们仍然会在课堂上起哄,私自换座位,聊天,睡觉,嚼口香糖,他们似乎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已经选择了默认。有时候,我真的是恨铁不成钢。上自习课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趴在桌上休息,他们告诉我:“自习课,是给我们自己休息的。”听着很是好笑,但在他们的世界里,在自习课上睡觉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总还有一些明事理的学生。有一次,很多学生都没有改正我已经评讲过的练习题,我对他们一个一个进行批评教育,再教育完一个学生后,他恭恭敬敬地向我敬了一个礼,我心里猛然一颤,很是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我说的话他听进去了,可能更多的是为我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想,这个礼不仅是对我的尊重,更是他个人素质的体现。
在这封信里,诚恳的语言似乎与他们的行为不符。也许,很多现象是他们有意制造出来的假象,为的是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这是青春期里的孩子独有的天性。我也愿意相信他们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是假象,这样才能让我的内心有一丝慰藉。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后来有人补充说:“有些人生就生在罗马。”他们感叹这世界的不公平,和有些地方的学生相比,他们可能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想到达的终点在哪儿?有的学生运气好点儿,出生在北京,幼儿园就可以被送到国际学校里。有的学生运气差点,出生在大山里,读完小学就要担心是否还能继续上初中。第二种学生就一定比较惨吗?也未必。李诞在《笑场》里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我不想去罗马。”挺好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只要自己没白活就好。在你们选择你们的人生方向之前,我希望你们带着知识的武器和睿智的利剑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