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2点30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主任、教授张承凤老师在中文楼501教室作了以“古代诗文诵读”为主题的讲座,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小学、初中语文班的学员们有幸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易晓慧老师主持。
张承凤老师先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引出孟浩然《春晓》一诗,并请达州开江县实验小学的胡仲令老师进行朗诵,由此讲到诗的停顿、整体高低变化及语调。张承凤老师还提到了古代人朗诵的特点,指出吟诵不仅是欣赏的环节,还是诗人揣摩写作的环节,认为“诗歌是文人”。她表示,吟诵诗歌有三层:诵、吟、唱,有韵味地读为“诵”,拉长声音以营造意蕴和画面感为“吟”,最后展现音乐性为“唱”。在吟诵古代诗文上,要学习古代人吟诵时以诗言志的特点,感受音乐性。张承凤老师还通过讲解吟诵诗歌的作用,揭示了现代汉语声调的奥秘,并让现场的学员们用吟唱的方式唱出自己的名字。整场讲座生动有趣,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讲座结束后,达州开江县实验小学胡仲令老师说道:“张承凤老师的方法很适用于我们的学习过程,通过诗歌诵读的方法,更易将学生带入古代人的生活中,让学生们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而来自隆昌县石蓝桥镇中心学校的吕丽老师在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后表示受益匪浅,感叹道:“以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样的方式,而这种新的方式会增加古诗对同学们的吸引力,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次讲座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最后,大家对张承凤老师的精彩讲解给予热烈的掌声,讲座顺利结束。
(图/任廷芳/王瑞 文/杨琳/彭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