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教科学院受国家贫困资助的同学,不忘初心,努力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其中涌现出的典型先进事例,彰显了教科学院受助学子的风采,树立了教科学子的榜样。
2015年11月10日,我们采访了受助先进代表人物之一——教科学院12级3班刘倩倩。
16点30分,访谈正式开始。刘倩倩与我们分享了本次能获得助学金主要原因:同学们的理解、照顾,老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言传身教,国家的好政策。在得知学校要打造寝室文化长廊,教科学院负责24栋的剪纸艺术时,作为大四学生的她主动担任活动组长,承担起组织同学、挑选作品形式及风格等任务。她说学校打造寝室传统文化长廊是希望学子继承、传播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素养。希望自己能用微博的力量回馈学校回馈社会。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肯定是有曲折坎坷的,刘倩倩与我们分享了成长道路上的一些经验。在学校要博览群书、多参加活动,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会收获很多;一定要抓住机会,敢于突破常态,明确自己的方向。在谈到能力和选择时,刘倩倩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选择比能力更重要,最重要的是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老师和同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好好珍惜。
刘倩倩为教科学院学子树立了一个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知恩图报的榜样,也给予了我们向上的力量。
结语: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要忘记拼搏,在拼搏的同时不要淡忘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