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生科学院]实践归来话梦想——十月新闻汇总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组织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把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积极投身“中国梦”建设,展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围绕“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活动主题,结合实践活动经历,团组织开展以“实践归来话梦想”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分享交流感想和实践经验,达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畅谈青春梦想。
        2015年10月25 日5点30 分,14级一班在第二学术报告厅举办题为“实践归来话梦想”的班会活动。本次班会主要内容为团体和个人实践活动汇报。此次与会嘉宾有学工办主任杨荣金老师,12.1班主任陈发军老师,14.3班主任王永明老师及本班班主任李斌老师。班会由李艾芮同学和宋雨同学主持。
       班会之初,是个人实践汇报。班上三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暑假实践后的心得与体会。赵琳艳同学着重讲了她在政府部门上班时的收获。随后是缙云山见习回顾。短片中有着同学们对梦想追逐的脚印。教育见习部分则是两位代表的汇报。代表们不仅就见习活动做出总结,还提到他们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提及见习指导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及勉励。接下来是激动人心的游戏时光。“名人梦想”环节的名人语录发人深思。印象最深的一句: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哲理。“寻找梦想”环节笑点十足,在场老师及同学都开怀大笑。摸脸寻梦,眼罩下寻梦忐忑不安,选对梦想惊喜连连。节目的最后以歌曲《相信自己》道出14.1班追梦决心。歌声恢弘,正是追梦的号角!
        14.2班的主题班会主要以暑期三下乡同学汇报,个人实践体会及同学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等展开。班会开始,由团支书何永聪以自制视频剪辑,将大家从一片幽默声中带入主题,然后三下乡代表陈红昱谈了她在巴中南江一个山村支教的心酸与感悟。前团支书杜杰对这次班会提出了意见。他讲到:“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是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的。”是的,智慧永远分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3班的班会伊始,主持人刘虹抛出问题:实践是什么?此话题迅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汪斌师兄分享了他在江苏的实习经验,他用一组ppt风趣幽默的讲述了他的实习经历,然后进入到成语接龙环节,将班会热度推向了一个高潮,小组成员齐心协力,思考迅速,角逐出了最后的胜利!
        14.4班的班会由班长蔡沂笑及团支书李锦文主持。班会开始,主持人播放幻灯片,介绍了假期实践总体情况。接着,由班上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同学讲述自己在假期的实践经历及感想。在实践中,他们体会到只有全面的了解到所学专业就业的优缺点,才更能明白以后的努力方向。
        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对德智体要求很高,本身来说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使他们按着现代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就不能闭门读书, 而必须敞开大门, 走向社会, 与工农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目前, 相当部分的青年在注重实现自我的同时, 往往忽视和拒绝贡献社会, 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横着一条鸿沟。社会实践能萌生责任意识, 只有到实践中去, 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 才能为社会做贡献。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 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大学生可以在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 发挥自己的才能, 开创自己的基业,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 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生命科学院,作为内江师范学院走在最前沿的科研学院之一,自然是我们的一个好实践舞台,而作为生命科学院的我们,应当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实践来充实自己,同时壮大生科,壮大內师。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