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教科学院受助学生“喝水不忘挖井之人”,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学校、老师与同学。而其中的典型先进人物,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教科学子的知恩图报的精神。2015年11月14日,教科学院开展的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继续进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本次先进典型——教育科学学院12级3班的景瑜娟。
访谈中,景瑜娟谈到,获得国家励志助学金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它再次印证自己没有虚度大学时光。而当我们问道她能获得助学金的原因时,她除了感谢老师与同学的关心帮助,还大方地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家庭情况——自己是独女,父亲年迈,已过六旬;靠母亲洗碗打工的微薄工资支撑整个家,学费都是借或是贷款而来。家庭的状况没有让她觉得抬不起头,而是有了更大的动力来努力学习,努力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现在已经是大四学生的她,担任了大一班主任助理,帮助老师管理教科学院15级4班的事务,服务15级4班的同学。她带给大一新同学们最多的就是要学会感恩。为了回报学校,为学校多做些贡献,2年来她利用自己善于创作、编导小品的特长,义务辅导、帮助12级4班、13级4班、13级9班承办的代表教科学院接受校级检验的团组织观摩会。成长的道路上,困难与我们总是不期而遇,景瑜娟分享了她的经验—摆正态度,正面应对。天生乐观的她告诉学弟学妹们:遇事要冷静,慎重考虑;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被否定,要越挫越勇。
景瑜娟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就是这些平凡的事彰显她的精神,彰显感恩社会、乐观生活、积极向上、奉献他人的精神。这些,值得每一个教科学子学习。
结语: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贫穷不丢人,困难不可怕,伴着感恩的心,一路实践感恩行动,一路积极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