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地资学院]爱心传承服务队“逐梦基层教育,志愿相伴始终”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7月16日早晨7点半,太阳还未穿出云海,志愿者们便早早地相互结伴在西区图书馆出发,开始他们新一天的教学工作。

    志愿者们近日都忙碌得身心俱疲,却热情不减,不惧骄阳照身,依旧信心满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志愿者们一点一滴的奉献,终将汇成社会正能量的汪洋大海。

    志愿者刘文俊辅导的孩子名叫陈雅霏,那是一个好学、善良而机智的小女孩。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她总是主动让志愿者刘文俊教授自己下学期将要学习的知识。在那幼小的身体里似乎总是藏着巨大的力量。陈雅霏和志愿者刘文俊一起完成暑假作业,一起学习英语歌,一起挑战自己未学过的知识,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点滴快乐……在这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志愿者刘文俊表示:自己在备课中、在教授中、在给孩子复习中,自己的师范技能越发熟练,并且得到灵活地实践运用。战斗在社区支教第一线,体会到浓浓师生情,大学生活越发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近些天的支教生活中,既有感动,又有幸福,能在这个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辅导孩子学习,传授知识与学习方法,能够尽自己做能,为社区教育工作出一份心力,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与财富。此事虽小,但意义非凡,志愿者和孩子们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早已成为亲密师生、知心朋友。我们坚持,因为基层社区需要,社会需要。

    鉴于上次家访了解到的情况,今天下午2点,队长艾道淋带领常务队长陈慧霖、常务副队长孙泽辉等一行人再次进行了随机家访,先后走访了李宗颖家、钟佳欣家、杨蕊家、陈泯志家等辅导孩子的家庭,听取了家长对我服务队的意见和建议,队长艾道淋针对家长的问题做出了一一解答,排除了家长担忧与疑惑,直到社区家长非常满意才欣然离去。当志愿者陈琼英知道李宗颖小朋友喜爱地理文物书籍时,立刻上报服务队,经过服务队长同意和财务组采购,为李宗颖小朋友购买了一本《认识我们的宇宙》的书籍,并在家访中亲自送到李宗颖小朋友的手中,李宗颖小朋友接过书后感到非常高兴,并且十分感谢,连声说道:“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看着她脸上那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志愿者们都为她感到高兴并加以鼓励。

    通过今日家访我们了解到:志愿者与所辅导的孩子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孩子和家长相处得十分融洽,家长和辅导的孩子很喜欢志愿者,愿意配合志愿者完成好教学工作。在辅导孩子时,志愿者们对孩子们的性格、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方面有极深的了解,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真负责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逐步完成,现今多数志愿者的教学计划已经完成一半,进入教学工作的中期阶段。这次暑期社区支教工作的开展,为各志愿者们奉献爱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志愿者教学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当志愿者们把温暖带进城中村的贫困社区时,孩子们同样用优异学习成绩和热情回赠给了志愿者们。

    晚上7点左右,爱心传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常务管理组和活动策划组全体成员在地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针对近期暑期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以及后期活动的开展与人员安排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交流会上总结近段时间以来的问题及成效,做好了后期教学工作和活动事宜的人员分工,经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力的可行性措施,志愿者们也积极交流和分享经验,这为后期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参考意见。

    流水带走光阴,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时间冲谈了艰苦的支教记忆,却改变了多少孩子暑期无辅导的现实,美丽感人的爱心支教行,让志愿者和孩子相遇,秉承一种责任,怀揣一份爱心,相守一份缘分,让孩子们和家长相信,我们不是过客,是孩子们学习进步的助推器,是暑期支教生活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