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文新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召开范长江新闻奖座谈会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6月13日下午3点整,范长江新闻奖座谈会在中文楼304正式召开。由范长江长子范苏苏先生带队的五位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中国青年报国内实事部主任刘畅,香港《大公报》工作人员,范长江新闻学院院长邓国军、党总支书记翁礼明、王祖明教授、高卫红教授、杜可琦副教授、杨光辉博士、刘心怡老师,以及范长江新闻学院14级4班、 6班,13级6班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刘畅先生为范长江新闻学院赠匾,同时范苏苏先生发表讲话:介绍《长江自有后来人》的创作背景,表示对内江文化建设的期待。范苏苏先生和五位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将《长江自有后来人》赠予六位学生代表,学院向范苏苏先生颁发顾问聘书,向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徐文良、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山丹、第十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于文国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依次上台发言,同大家交流。内蒙古广播人山丹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工作经历,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有一个梦想,有一个信仰。解放军报记者徐文良认为要继承长江的新闻精神,做一个有思想的新闻传人,他理解的“长江思想”是先忧后乐。并且提到作为一名军事记者在接受任务是不要怕,要敢于上前。刘畅先生的讲话则与梦想有关:因为父母和哥哥都是记者,刘畅先生被戴上“关系户”名号,进入工作用了一年的时间向领导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职后又为新闻奖努力。他建议我们不应该抱怨周围环境,而是努力地丰富自己的内心。解放日报范炬炜认为当记者是一个好玩的职业,并且和大家分享了对于他很重要的3个两年时期。工人日报社于文国先和大家分享了经历,后提出虽然现在人人都能摄影但是仍然需要引领摄影文化的人才。

    在提问环节,于文国解答了13级6班李巧同学的问题“进行新闻摄影时如果对被拍摄人物有负面影响该怎么办?”,他举例在汶川地震中所经历的实事,表示有时不按快门也是一种职业高度。14级6班曾艳玲同学提问范炬炜“作为以为战地记者的素质”,范炬炜认为记者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以什么身份去看待事件,而战地记者要认清战争是很残酷的,就是要真实的报道战争。

    (图/林凤娟 文/张鑫楠)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