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政史学院]青春无畏 直面挑战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访第十二届文科论文大赛参赛选手

    我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大学生文科论文大赛自41日开始报名。经统计,全校186名同学报名参与了本次比赛,现在已处于作品审核期,针对此次比赛,我们对部分参赛选手进行了访问。

    “我享受这个过程”

    “我自进大一就对学术论文有浓厚的兴趣,但知识量不足,所以一直在努力储备知识,但看到大赛的宣传,我还是毅然地选择了报名。”

    这位坦言对学术论文情有独钟的大男孩,是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12级的学生余东洋,看似文静羞赧的他,一提到论文也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因为院上开设有“旅游经济”专业,同时经济类题目也一直是学术热点,所以他选择了“旅游经济”这个他相对熟悉的主题。准备论文期间,他一般在学校电子期刊上找资料,但是由于主题的特殊性,很多资料的采集要通过国家统计局、省旅游局等,这对于搜集资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问到最终的解决方式时,余东洋同学提到他的指导老师—王海力老师,因为旅游经济一直是热点,王海力老师也在做相关的课题研究,手头上有许多现成的资料、数据都可以与他共享,他非常感谢老师对他的帮助与支持。

    “相比名次,我更享受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余东洋同学对最终成绩看得很淡然,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他已经得到丰硕的收获。

    成长  就是不放弃

    罗国庆,政法与历史学院20121班学生。

    2012年立项申报时她便产生了参与文科论文大赛的想法,她认为学术论文可以锻炼她的逻辑思维,检验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对人生成长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决定参加比赛后,她开始积极收集资料,并邀请李先敏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他是我的任课老师,学术调研能力强,同时对时政很敏感。有他的提醒与指点,我的论文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谈到李老师,她很感激。

    罗国庆同学的选题为“社会福利”,这与现行社会息息相关,社会调查在所难免。当被问到“准备论文过程中的艰辛”时,她笑笑提道:“为了思考论文主题,我也做了深入的社会调研,社会福利这个选题较为新颖,但是切口太小,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去中知网查找能够支撑论文的材料与观点依据。”

    要创作出一篇精彩细致、论据充分的论文,过程有趣又复杂,尽管遇到诸多让她苦恼的事,她也没想过放弃。

    提高专业素养,完善自我认知

    “我希望将我内心所想、亲眼所见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来自政法与历史学院20133班的郑兴华同学这样说道。

    对中国宪法实施的讨论是他选定的主题,因为本身就是一名法学生,所以对这一类题目也兴趣非常。在暑假期间,他利用打暑假工的机会,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对宪法的了解,并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开学后,他开始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找专业老师求教。于他而言,完成这篇论文不仅是为了参赛,他希望探索到关于宪法能得到很好实施的办法。

    说到过程中的缺憾时,他仍旧一脸遗憾,因为老师课业繁忙,与老师交流较少;而后是有的灵感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到最后也没想起来。

    “我清楚认识到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不足以准确的表达我心里想的,所以更需要一直丰富我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完善我的认知。”在准备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在努力地弥补,他相信,最终收获的远比付出的要多。

    生活中会面临许多挑战,同时也存在诸多展示、历练自己的机会,他们找到自己的舞台,勤于思考,敢于逐梦,他们用努力与付出见证自己的无畏的青春。祝愿他们在大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