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 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学生社团 >> 正文
    他们的苦难是我行走的动力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中国教育的嬗变始终牵动着每一个充满爱与理想的中国人,而作为一个站在大众视线之外的群体,乡村教师正在一条并不坦荡的教学之路上默默而坚定悲壮地走着。3月29日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世纪第五届《北京文学》奖获得者向思宇老师在第二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中国西南乡村教师讲座》,带领大家感受行走于大山的鞭策。

    此次讲座系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主办,内江师范文笔协会、内江师范校团委社团部、内江师范实践部承办。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国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斌、内江市妇联副主席连莉、民革内江市委秘书长姚新红、内江市心理咨询师罗元力、内江师范学院校团委王征书记、文学院王彤教授以及王祖明教授出席了此次讲座。

     

     

    “我今天站错了位。”在讲座开始前,向思宇老师自谦道,“台下的任何一个同学都可能成为我的老师。”言归正传,接着向老师便开始讲述他奔走于云贵川,记录西南乡村教师现今的惨淡处境的一系列经历。26年未曾因病请过假,长期积劳成疾,病死那一刻还想着学生的周明道老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挂在草房横梁上的铧犁也仿佛正发出沉重的钝响,昭示着这位老师灵魂之高尚。向思宇老师提到,之所以选择亲自走访贵州,把目光投向山区的底层社会,是出自于对柏格理老师精神的由衷崇敬,这位来自英国的传教士对苗族教育事业的付出令他钦佩与动容。而回忆起与聆听过柏格理讲课的苗族后裔,同时也是贵州乡村教师的张国剑老师的短暂而真诚的交往,同学们对乡村教师的认识又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要像父亲那样,继承先生遗志,把苗家子弟教育好,教出人才来。”张国剑老师的话语被向思宇老师真挚而饱含深情地转述出来,台下的老师与同学们无不深深动容。乡村教育的光芒与飘零,折射出背后乡村教师的几多心酸与伤痛,也说明了中国底层的教育之路,是一条不乏神圣但尽显崎岖的道路。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