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四川省图书馆协办,内江市图书馆和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展览首站来到内江。3月14日上午9点,在文笔协会副会长何毅的带领下协会成员们顺利抵达图书馆参观。
笔画有形,音韵无声,一个民族的文字传承与民族梦想休戚相关。此次展览意在唤起市民对文字的重视,集中展示了我国文字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特别是从与中国文字相关的非遗项目中挖掘文字的内涵与魅力。主要介绍了书写载体与书写工具的演变与传承。其中包含介绍纸、墨、砚的制作方法,以及传拓、印刷、调版印刷、活字印刷等保存文献的技艺。同时,展览还展示了甲骨文、篆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汉字书法的不同特点,彰显了中国书法的气象万千。此外,展览就汉字的起源和创制也有相应的介绍,并且展示了部分少数民族文字以及非字母文字,包括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方块白文、方块壮字、水书等。展览成功吸引了除协会成员外不少市民前来参观,或驻足凝视,或细语交流。图书馆内文化交流气氛十足,
内江市作协副主席、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曹永胜对此评价道:“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我国文字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特别是从中国文字相关的非遗项目中挖掘文字的内涵与魅力,同时,增强我们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上午11点左右,参观结束。带着对文字新的感触,文笔协会成员们结队回到学校。阳光和煦,风景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