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 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公益实践 >> 正文
    #青春内师,实践在路上#工作简报(八十四)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内江师范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

    “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

    工作简报

    [第二期]

    内江师范学院“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编

    2017年7月15日

    目录:

    u 集中营感受信仰,苟坝会址探索真理

    u 求真务实,四渡赤水

    u 红色情缘,茅台酒镇

    集中营感受信仰,苟坝会址探索真理

    7月13日上午,“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来到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展馆。息烽集中营建于1938年11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朗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

    队员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走进了纪念馆,纪念馆内的展厅分为放映室和展厅两部分。放映室给游客放映专题片《烽火不息》,系统地介绍了息烽集中营地历史和设施重点,向观众介绍了革命烈士的生平和斗争业绩。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曾经关押共产党人的牢房,走进牢房亲身感受了红军曾经所承受的痛苦。接着队员们在名为感化室的牢房外朗诵了叶挺的《囚歌》,缅怀牺牲的共产党人。紧接着大家又来到关押张露萍的牢房,在牢房外为她朗诵《七月里山城的石榴花》,对这位巾帼英雄表示崇高的致敬。最后,来到缅怀室,对革命烈士的遗像三鞠躬并献上菊花,表达追思和崇敬之情。

    下午3点,团队来到了遵义市苟坝村的苟坝会议会址。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红九军司令部旧址,毛泽东在苟坝的住地,红军马灯馆和陈列馆。结束了苟坝会议会址和陈列馆的参观后,队员们又坐车来到了播州区枫香镇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花茂村。

    当代的青少年不必担心战争,不必担心家破人亡,他们可以在繁荣安定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但这些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对革命先烈的牺牲最好的回报就是珍惜当下,投身于建设祖国中去。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与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事业及红色文化产业。

    求真务实,四渡赤水

    7月14号早上队员们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开始今天的红色之行:四渡赤水纪念馆。两个小时的车程,接近10点团队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刚进入陈列馆便看见一位解说员在为游客们解说红军四渡赤水河。首先解说员向大家介绍大厅中的伟人铜像,这些都是与四渡赤水河相关的革命红军。接着队员们跟随解说员来到了一幅地图前,这是红军四渡赤水河的重要路线图。解说员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了那句话: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因为一渡和二渡的成功,毛泽东没有采取大多数人的意见向川行进,而是选择折回三渡四渡赤水,彻底摆脱敌人的围剿,变被动为主动。队员们对解说员的解说做着详细的笔记。紧接着跟随解说员来到另外一个展厅,了解红军四渡赤水河时做出重要贡献的革命红军。其中给队员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军陈树湘。作战时师团被敌人剿灭,只剩下他和两位警卫员,自己也身负重伤,弹片打中了他的腹部,甚至可以看见肠子。敌人为了邀功,将人参片放在他嘴里为他续命。咬舌自尽没成功的他,乘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尽全力,大叫一声,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践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下午2点左右,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团队参观完了整个陈列馆,并拍下了一些照用作留念。今天之行让队员们对红军四渡赤水河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红军也更加的敬佩。

    红色情缘,茅台酒镇

    7月15号早上8点,从遵义出发来到了贵阳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

    首先大家跟随前来学习的团队一起走进了陈列馆。该馆以文物和照片、战斗沙盘及多媒体等展陈方式,生动再现80年前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茅台酒镇与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情缘,展示中国工农红军在血与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勋。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根据解说员所讲记下详细笔记,并交流讨论。接着还一起观看了一些相关的影片,并拍照留念。

      重走长征路,让大家深刻理解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更加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全体学员一致决心,将红军四渡赤水河的精神融入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