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
“踏古资中行”非遗调研队
工作简报
[第二期]
内江师范学院“踏古资中行”非遗调研队编
2017年7月13日
目录:
u 劳动最光荣,板栗垭乡的“抬工号子”。
u 步入铁佛镇,唱响“客家山歌”。
u 团队完美收官,我爱,伐木累。
劳动最光荣,板栗桠乡的“抬工号子”
七月十一日上午九点,非遗调研小分队来到板栗垭乡。在这之前志愿者们提前联系好了文化馆,文化馆的顾老师帮他们与抬工号子的传承人“汪祖裕”取得联系。一下车接待他们的便是汪祖裕老爷爷。在他们团队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便开始了今天的调研和采访。
汪祖裕老爷爷首先给志愿者们讲了抬工号子的来历和发展历史。抬工号子源于生活中农民们在抬石头货物时,为了让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便出现了号子。抬工号子属于号子中的一类,抬工号子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了。它主要有三个方面:抬货物、抬婚嫁和出殡抬丧。在抬不同的货物的时候,有不同的号子。除了号子的词不一样,抬工号子的队形排列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四边形队形,人们分别站在四边形的四个角来抬货物。最少的可以两个人一前一后,最多的有六十四个人。在抬货物的路上,抬工们还会根据路况来喊号子的台词,所以根据抬工们的词就可以判断抬工们的路况和货物类型。爷爷讲的很精彩我们听的也很专心,而且边给我们讲还会不由自主的走起步伐来形象说明。抬工号子最重要的是步伐,每一个号子和节拍都必须得喊在脚步上。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传统劳动力生产,所以使得抬工号子的发展也越来越艰难。汪爷爷说如今能喊号子的人不多了。但真心希望这种文化能被大家记住。
步入铁佛古镇,唱响“客家山歌”
七月十二日上午九点,志愿者们来到铁佛古镇,一到铁佛接待他们的是铁佛镇政府的一位负责人,碰巧,这位负责人是同一个学校的师姐。接着他们在师姐的带领下来到了铁佛镇唯一一位还会唱客家山歌的人的家里,她是一位年迈的老阿婆,名叫崔华兰。介绍完来意之后,志愿者们便对她进行了访问。志愿者们了解到崔阿婆的祖上是从沿海一带迁徙到资中的,所以祖代的山歌阿婆唱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歌词多来源于中国的发展,歌词一般就写到中国的革命,歌颂毛主席和共产党,满满的都是正能量。除了歌颂祖国和党之外,还会去歌颂生活,比如劳动人民劳作生活方式。接着阿婆就用山歌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虽然我们在阿婆家狭小的的屋顶上进行访问,但歌声却能包围整个小镇。由于阿婆年岁已高,不能完整的唱完一首歌了……之后阿婆讲了很多关于客家人的故事,听起来十分有趣,阿婆还说让志愿者们中学音乐的学生一定要多去听这类型的歌曲!志愿者们答应了阿婆一定会去听听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东西,从而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最后志愿者们祝阿婆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也特别感谢师姐的接待。
团队完美收官,爱伐木累!
不知不觉社会实践已经结束,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大家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有的时候大家都身心疲惫,但是一有任务大家又会能量满满,有时候难免会有抱怨和争吵,但是一觉醒来,大家又会和好如初,因为他们心中有彼此,他们都明白彼此之间是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收官当天,他们收拾好行李,带上实践资料,踏上了归途。他们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天又聚在一起整理了调研资料,在整理期间,小伙伴们回忆满满,感动满满。实虽然践已经结束,但彼此之间仍然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