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甜城国学小分队工作简报
【第二期】
内江师范学院“甜城国学小分队”编
2017年7月13日
目录:
l 国学传民风,英雄显国威
l 继承国学颂先贤,保护非遗续传统
l 笔走龙蛇舞墨韵,描摹书法绘天下
国学传民风,英雄显国威
7月11日上午8:00,甜城国学小分队的志愿者李林、张晓琼、王瑞等人如约到达大西桂胡社区,开始了新一天的国学教学。9:00未至,同学们已经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今天的授课主题是“民族英雄”,由志愿者李林来担任主讲小老师。
首先,志愿者就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所知道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孩子们都比较积极地抢答,纷纷讲述了自己心中的民族英雄。接着,志愿者以讲述英雄故事、播放小视频以及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同学们分析了《三国演义》各英雄形象以及岳飞、戚继光还有当代抗震救灾、舍己为人的一些民族英雄的光荣事迹。休息十分钟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进行人物形象大比拼游戏,让同学们各自上台扮演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下午15:00,志愿者和同学们都照例来到教室,志愿者们用歌声将同学们引入了一个新颖的课题。大家一起吟唱着《王二小》,追忆民族英雄。之后,开始了手工制作课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折出了可爱的皮卡丘以及自己的手工作品。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回家了。一天时间不长不短,大家寓学于乐,收获颇多,期待接下来的时间中还会有更多的精彩。
继承国学颂先贤,保护非遗续传统
7月12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对国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小分队继续向孩子们进行了有关国学知识的教学。今天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
12日上午,在孩子们相继到齐后,志愿者张倩、黄朝丽以“走进国学,走进非遗”为主题开始行课。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如戏曲、皮影、民间剪纸等的展示,加之京剧和川剧变脸视屏的播放和二十四节气歌的教唱等,让孩子们在志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中,更加形象具体的了解“非遗”的含义,意识到保护“非遗”重要性。
下午,更是为了加深孩子们对“非遗”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其热爱,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民间剪纸手工课,让孩子们在积极动手中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感受到国学知识的文化魅力。手工剪纸加以贺卡为依托,封面加上孩子们奇思异想的绘画,不仅体现出剪纸艺术的精美,而且呼唤了孩子们的心声,借国学艺术展现自己的才艺。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快流逝,课堂接近尾声,孩子们纷纷在家长的陪同下满载而归。刘唯怡小朋友还将自己制作的手工送给了志愿者,以此表达对这几天陪伴的感激之情,也期待接下来几天能更加愉快的度过。
笔走龙蛇舞墨韵 描摹书法绘天下
7月13日,为了传承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带孩子们走进传统书法,感受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魅力。小分队特意持续开展一天时间的书法课堂。
上午,志愿者王倩、姚燕、邓丽庭等以饱含水墨意蕴的书法知识为主展开教学,讲解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种类、意义以及各大书法家等相关知识。随后,志愿者就向孩子们发放书法用具,组织孩子们学习书法。由于孩子们是初学毛笔字,所以每一位志愿者都非常认真,耐心地手把手教学。由简到繁,从运笔,坐姿等方面做详细指导,从而到毛笔字的一字一式,多番教导后,就会让孩子们自己练习。
下午,队长王瑞带领志愿者来到课堂,与孩子们私下交流玩耍,随后就组织孩子们动手拉开桌椅板凳,布置场地,以便孩子们进行汇演节目排练。志愿者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征求孩子们同意后,想出了排练“司马光砸缸”这一短剧。在小短剧排练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为更好的演出而出谋划策,平时的淘气、调皮都在训练的汗水中化为成就感带来的欢乐。
一天整天国学知识教授及活动的进行,增进了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孩子们都曾表示在短剧排练中收获了不一样的自己,更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