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感.爱志愿服务队工作简报
[第二期]
内江师范学院“关爱留守儿童”感爱志愿服务队编
2017年7月13日
目录:
◆丰富课堂,让教学更有效
◆三下乡之趣味课堂
丰富课堂,让教学更有效
7月11日和12日,感爱志愿服务队继续开设了手工课、绘画课、英语课、心理健康课等多方面的课程,在快乐教学的同时,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此时正值酷夏,志愿者挑选了荷花作为手工课的折纸设计。在欣赏荷花折纸作品的同时,通过了解荷花一些特征,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折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左右半脑的灵活性,提高孩子们的专心致志的能力。
在英语课上,志愿者针对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以自然亲切的教态,教学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不断创设情境朗读、表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志愿者们面对的虽然是不同年级的孩子,加之天气闷热,学生们上课一旦感到无趣就会睡觉,但志愿者们驾驭课堂能力强,时刻想法子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课。
在心理健康课中,志愿者通过播放课件和录像、讲故事、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感爱志愿服务实践队之“三下乡”支教活动中,支教组的成员们为其准备了异常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并且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
三下乡之趣味课堂
7月13日,凌晨6点,天空阴蒙,偶尔有点滴细雨洒落,气温依旧闷热。感爱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支教之旅,开展了趣味课堂。
在教学中感爱志愿者们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对舞蹈的渴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发挥教材、场地、器材和课堂气氛的作用,创造“动起来”的情景,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上大胆创新,使舞蹈课向着有趣、轻松、自由、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对舞蹈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舞蹈活动。
志愿者们在舞蹈课中使用游戏法,激起了学生跳舞的热情。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实施游戏法教学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感爱志愿实践队为了给学生们营造更好的趣味课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是为了同学们能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趣味课堂,是感爱志愿实践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