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 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公益实践 >> 正文
    #青春内师,实践在路上#走进遵义——红色征程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7月12日早上8点30分,“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的队员们伴淅淅沥沥的小雨出发了,在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遵义市桐梓县娄关山的红色景区。

    上午10点30分,队员们来到了在娄山关游客服务中心,在这里观看由电视剧《亮剑》的总导演张前精心排演的真人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队员们在观众席静静等待着演出开始,在等待过程中也看到演员们在认真地准备着表演的一切细节。11点整,演出在幕后解说员解说了历史背景后开始了,真实精彩的表演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路途的艰辛,现场真实的战火硝烟弥漫,让在座的观众们对战争的感受更加真实和深切。演出结束后,队员们却依旧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一直在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观看完精彩的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后,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午饭,迫切地想去娄山关新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参观。下午将近两点时,志愿者乘车来到西风台,队员们在西风台上感受到凛冽的风,望着山下的雄关漫道,有队员表示更加敬佩红军战士们勇于抗战的精神。下午4点,队员们乘车返回娄山关新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据了解,娄山关新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于2016年下半年开建。因为提前了一个月完工,目前还只是试开放阶段。队员们在馆内认真浏览着记录着珍贵的历史的图片和实物,让队员们在领略娄山关的巍峨壮丽后,被伟大的长征精神深深感染。队员们在陈列馆遇到了同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贵州师范大学的一支三下乡队伍,并与他们进行了合影留念。下午六点整,“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的队员们满载收获回到住宿地点。


    7月13日上午,“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走进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展馆。息烽集中营建于1938年11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朗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

    队员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走进了纪念馆,据了解,该纪念馆是于1997年在集中营旧址上建立的。纪念馆内的展厅分为放映室和展厅两部分。放映室给游客放映专题片《烽火不息》,系统地介绍了息烽集中营地历史和设施重点,向观众介绍了革命烈士的生平和斗争业绩。展厅内的展柜里还展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都是息烽集中营这个军统魔窟的见证。在缅怀室,队员们对革命烈士的遗像三鞠躬并献上菊花,表达追思和崇敬之情,走出缅怀室后,队员们来到了了集中营旧址,这里高筑的围墙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参观完集中营后,队员们跟随解说员前往“猫洞”,在这里,军统曾对革命志士严刑拷打时,就连外面也无法听见里面的喊叫声,故成为迫害革命志士的重地。队员们在最后参观了关押“小萝卜头”、张露萍等壮士的牢房,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她们生存的艰苦,更深切感受到她们对党的忠诚和对信仰的坚持。

    经过上午的游览,队员们最深的感触是“珍惜”。当代的青少年不必担心战争,不必担心家破人亡,他们可以在繁荣安定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但这些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对革命先烈的牺牲最好的回报就是珍惜当下,投身于建设祖国中去。

    7月13日下午3点,“走进红色遵义”团队来到了遵义市苟坝村的苟坝会议会址。苟坝会议是中共红军在1935年3月于苟坝召开的一场会议。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红九军司令部旧址,毛泽东在苟坝的住地,红军马灯馆和陈列馆。苟坝是毛泽东用灯点亮中国的地方,毛泽东曾经提着马灯到周恩来住处,分析形势,最终使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被撤销。苟坝会议使红军免遭了一次重大挫折,并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82年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们在苟坝这个普通的小村庄,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结束了苟坝会议会址和陈列馆的参观后,队员们又坐车来到了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花茂村。这里近年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进入村庄后,队员们看到沿路的房屋房门紧闭,解说员特地解释道:“老百姓们都去合作社上班去了。”其中一幅牌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牌匾上写着: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时的说的话,被记录了下来。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队伍继续前行,沿路老房子的存在体现了民风朴实。解说员也解说道:“老房子的存在,是要让老百姓们忆苦思甜,不忘初心。”最后来到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这里展现了当地的陶艺文化。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与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事业及红色文化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