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

  • 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公益实践 >> 正文
    #青春内师,实践在路上# 工作简报(六)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内江师范学院2017年暑期“三下乡”

    “踏古资中行”非遗调研队

    工作简报

    [第一期]

    内江师范学院“踏古资中行”非遗调研队编                    

    2017年7月10日

    目录:

    u 热度同光时分,抵达资中文化馆

    u 人偶合一,“资中”木偶剧

    u 步入坳头村,心怀竹琴声

    热度同光时分,抵达资中文化馆

       7月8日早上午9点半,调研小分队就抵达了资中文化馆,目的是了解即将调研的这四个非遗项目,我们提前联系好了文化馆的顾老师,在文化馆调研小分队与顾老师会面,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顾老师为队员们联系好了接下来几天所调研的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物,为之后的行程做好铺垫。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非遗博物馆,并详细的介绍了非遗博物馆里珍藏的木偶以及王氏竹琴,抬工号子和客家山歌的历史发展。于此同时还带队员们参观了叶脉画、万龙花瓶、现代大师的书画作品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偶合一,“资中”木偶剧

    79日上午非遗小分队乘车抵达木偶剧团,在基本了解完资中文化馆的调研内容后,与提前联系好的剧团代表胡海先生会面,在我们团队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胡海先生讲解了木偶的起源、制作工艺以及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使队员们收益匪浅,让调研小分队了解到资中杖头木偶的神形兼备,将灵、神、精、美汇聚于一身,达到远近合一的特殊效果,看后会留给人美丽、生动的印象,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的价值。

    时至中午,在胡海先生的讲解中我们对资中杖头木偶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午2:00我们受邀观看了木偶剧团的表演,期间舞蹈演员个个精神抖擞,将手中的木偶表现的活灵活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表演结束后,我们有幸参采访到本场木偶剧的负责人,她为我们讲解,木偶剧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方式,要求演员既要有舞蹈功底又要掌握木偶的拿捏技巧,所以学习木偶剧表演的演员是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够上台表演的。

    据了解,资中杖头木偶一直是当地政府和文化馆注重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次调研得以顺利开展也源于政府和文化馆的大力支持。

    下午4:00,资中杖头木偶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团队在此期间收获颇丰。调研队将会把这次调研的珍贵资料进行整理存档,于此同时也会大力宣传,相信在调研队和大家的推广下,资中杖头木偶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步入坳头村,心怀竹琴声

        7月10日上午,山路崎岖的坳头村显得很渺茫,没有特定的路线,团队在一步步的追问中拨开了这迷雾,只能选择了包车这条路,中途开车师傅也是绕错好几次,在满地绿彩中,调研队来到了乡间小路,在继续寻路中终于来到这片竹林下,找到了老爷爷的家。此时老爷爷因年岁过高,身心脆弱,怕打扰爷爷休息,调研小分队先听老奶奶讲起了故事。

        时至中午,用完午餐后,队员们对调研活动精心分工,总结经验,怀揣着对竹琴的期待,在阳光下静静守候。

        下午4点,终于见到爷爷漫步阑珊的走了出来,爷爷和那竹琴尽是瘦到了合二为一一般,激动的爷爷,和期待的我们在满脸笑容中心走在了一起,爷爷很快非常激动的为志愿者们讲起了竹琴的传说,志愿者们听了老人讲解,对竹琴有了一定的了解。


    •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共青团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