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9点30分,内江师范学院“秀美纳溪醉美山歌非遗文化调查”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纳溪区文化馆,对纳溪区文化馆刘云艺老师进行了一个关于纳溪民歌知识的采访活动。
上午10点开始采访。采访开始前,志愿者们和老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流。采访中,刘老师介绍了纳溪民歌产生发源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纳溪民歌产生与纳溪当地的船运、河运发达以及外来因素等有着莫大的关联。其中长江永宁河的航运文化与重庆的航运文化相互交融。歌曲唱腔中也带有重庆方言的特色,并展示了《撵野猫》的纳溪方言版本和重庆方言版本的两种不同唱法。其次,由于社会发展,创作型民歌与原生态民歌之间差异逐渐变大,大家要承认这种变化,在继承发扬民族唱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歌文化。接下来老师为志愿者们演唱了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纳溪民歌《撵野猫》,着重强调了在学习纳溪民歌中应注意纳溪方言的咬字与唱腔,并且对社会实践小分队的4名队员进行了简单指导。



中午11点采访完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志愿者们了解了纳溪民歌文化,还让他们获得了许多声乐演唱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