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风信子”志愿服务队队员
一粒不起眼的沙,也可以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青春就如同一个将要升起的太阳,一点一点的绽放光芒;青春就好似那朝气蓬勃的参天大树,不断地以它的生机勃勃使景色美丽;青春就宛如一条河流,永不退缩、浩浩荡荡,奔涌出一种永不停息的风采……的确,青春是美好的,但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精彩的。
虽一直备受关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早已结束,但其影响力还在持续升温。想必这段时间风信子团队队员正在准备十月的成果汇报吧!我早已了解到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特点的,借此机会,让我们慢慢走进“风信子”队员的世界。
爱是个动词——张平梅
作为队长的张平梅,为这次活动做了很多准备,尤其是在前期。虽然去年做过同样的活动,今年是建立在去年的基础上的,但各种资料的撰写、收集、上交等都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她说到:“经过去年跟那些宝贝儿们的接触,深深体会到出身在贫苦山区的难处及一些不安全情况。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准备了常见疾病预防、法律知识及安全知识,另外也准备了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和一些具有生科特色的有趣视频等。”从这些平凡的话语中我也感受到了她对家乡的一份责任。
我还了解到,在整个过程中,队友们一直都很吃苦,在杨荣金老师老师去之前,他们都没吃肉,一直都想着如何节约钱,如何才能帮助小朋友们。包括男生们还挑粪,师姐们的大姐姐形象,师妹的懂事,同学间的相互体谅关心,有时候吃药也得相互督促提醒。14个人生活在一起,即便是一些零碎的琐事,也会相互关照。
关爱古蔺留守儿童刻不容缓——刘阳
当我问到这十几天的生活中什么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刘阳思索了一下,笑着说:“要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那就是解决洗澡的问题吧!”我有点疑惑,难倒是缺水的问题。他笑了笑,便又接着说:“我们住在农村,洗澡的水在粪坑里,人太多,没多久粪坑就满了,我们队有四个男生,这时候就要担起重任,当时四个人,四个桶,吃过晚饭后,就一直挑粪,女生为我们加油,即便已经很累了,但仍干劲儿十足。”听了后,我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生活还真是有点艰辛啊!不过,想想还有点意思。
刘阳总结了山区留守儿童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第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第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想必尽可能的去改变这些问题是他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吧!
关注教育,走进孩子的世界——刘立燕
2015年的这个暑假也是刘立燕的最后一个暑期,她下半年就步入大四了,在最美丽的青春里,在最让人难忘的大学时光里,每个人都想留下值得留念的美好的记忆。为了让这个夏天更有意义,她又一次加入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中的风信子团队。在这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里,她担任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小朋友们对于她来说是非常可爱、活泼的。
作为班主任,和那一群小调皮接触的机会是很多的。三年级是他们这次收的最小的学生,有听话的,但也有最喜欢调皮捣蛋的。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在小孩子身上有童真。对于刘立燕来说,管理这样一个班级还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从以前的经验看来,做好一个班主任,需要利用“奖、惩”双管齐下,但其中的度却并不好把握。
每天早上要在8点之前赶到学校给学生开教室门,为了确保每个孩子离开家后,都是安全到校了的,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名,如果这一天还有什么活动,也会在点名之后告诉大家。当我问到你是怎么看班上调皮的孩子的时候,她说:“有一个学生是被公认的调皮,我有时也觉得他是班上最调皮、最不听话的一个。在这十几天里,没有一天他是安静上课的,还喜欢招惹别的同学,和别的同学打架。面对他的调皮捣蛋,我也是有些措手不及。但是,看似这么一个调皮的学生,他也有他听话的一面,那就是做作业。即使完成的不好,但他的认真却打动了我。每当他做作业时,能够看出,他内心里的安静与认真。曾经,他和我讲过,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手,说的是那样憧憬。”
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不管是调皮还是安静,张扬还是内敛,总有一面是别人不可替代的。
完美收官
为期半个月的暑期志愿者生活已经被画上了圆满句号。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这个假期风信子团队的志愿者们,将知识进行传递,也丰富自己的见识。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了孩子们对于接收新奇知识时的欣喜。和留守儿童相处,与老人结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给有需要的人们送去帮助;特别是带给古蔺山区那些留守儿童知识,带给他们正能量。关爱山区留守儿童,需要你我他,需要整个社会重视,一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