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沱江学子第一讲“辩论之美”开讲以后,11月17日,文学院2013级3班李欣芝再续“沱江学子”之精粹,于第一学术报告厅讲述“素胎焼就霓裳衣,浅谈瓷器釉色之美”,描绘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古代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莅临本场讲座的嘉宾有校团委大千艺术中心主任吴世恩老师,文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梁明玉老师,杜玄图老师,以及校团委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在人类历史源流中,陶器的出现,并非某一地区先民的独创,而是史前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瓷器的发明,历史已证实,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
晚7点整,主持人宣布讲座开始,李欣芝在一片掌声中缓缓走上讲台。她引用《大明会典》中“雨过天青云破处,娇黄拂晓上柔条,日匀花色变鲜红,淡红褪白胭脂涴”四句名言,就瓷器的构成要素、样品图案、烧制年份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宋青釉、明黄釉、明红釉、元白釉各种“美”的不同内涵。青釉瓷的美分为形式之美和意韵之美,前者简洁明快,稳重秀挺,后者既符合理学审美,又具有象征意义;黄釉瓷的美在于它集传统意义和现代观念于一身,黄色,象征生长万物的土地,宣誓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彰显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又符合现代观念中不断发展的制瓷工艺;红釉瓷是极富工艺美、意蕴美的娇艳化身,不管从釉料配方、工艺技巧、火候控制还是审美寓意的角度看,它都体现了“尚贵”“尚红”的文化观念,玉是儒家仁德思想之器,贵是世俗人们的审美视觉,红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朱是帝王称号,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卵白釉是器型形式和表达形式的审美融合,是宗教祭祀和“尚白”习俗民族文化的鼻祖,它采用元瓷器的缠枝花系列纹样,规整几何形纹样,以及珠子连缀的纹饰来装饰,又适合蒙古人生活习惯的大盘、大碗、高足器、多棱器等器具的生产规模,其白色,是和天界神城交相呼应的颜色,这便是卵白瓷走上元代神坛的重要见证。
讲座临近尾声,梁明玉老师上台做点评,他从“有趣、有用、有理”三个客观方面着重指出李欣芝的“有理”之处,以及对她准备“沱江学子”时花的大量的时间、精力表示肯定,并引用“贾黛之恋”说出细节体现整体的道理。观众提问环节中,李欣芝对“烧瓷应当注意的细节”“‘陶瓷’与‘瓷器’的区别”“瓷器对于经济和政治的重要性”一一做出解答。
晚8点整,讲座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缓缓落下帷幕,主讲人和嘉宾们合影留念。据悉,本期沱江学子最后一讲《汉服之美》将在本周四晚展开,敬请期待!
文/左娟 图/黄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