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时间流逝,马航MH370失联事件也有了新进展。25日马方依靠数据推论宣布飞机消失于南印度洋。不过这一结果在国内引发了很大反弹,其中不乏有以“阴谋论”观点指责马方仓促公布结论“另有隐情”。
空难盛产阴谋论,有关马航事件的阴谋论流行并不奇怪
阴谋论也叫“黑手论”,顾名思义,就是有些人认为在事件背后有一只“黑手”在操控。而各种阴谋论充斥于人类社会,种类也无所不包。不久前美国进行的一项针对1800人的统计表明,有49%的受访者至少同意一个医疗阴谋论。去年4月发布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有37%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还有11%的人相信美国政府在知情的情况下允许了9·11恐怖袭击的发生。
可以说,阴谋论的盛行和人们对其的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而这其中,关于飞机失事的阴谋论更是几乎充斥于每一次大型空难。CNN记者Peter Bergen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客机坠毁或者消失更能引发阴谋论了”。
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波兰,几乎所有大型空难后都有阴谋论传出
不论国别,几乎每一场大型空难都会引发与之相关的阴谋论:
1985年,日航JAL123航班坠毁,造成500余人遇难。媒体刊登的黑匣子记录文稿显示,机长曾对机组员说:“全力冲啊(どーんといこうや!)”被怀疑机长是阴谋蓄意撞山。而根据这样的阴谋论,在调查清晰之前,罹难者家属也将他们的悲伤与愤怒,全都指向了机组员与其家属,甚至机组员家属要进行认尸,都得在半夜无人的时刻,从停尸间的后门偷偷摸摸地进入。而随着调查明细,黑匣子全部录音公布,民众才发现“全力冲啊”实际上是机长为了鼓励机组员的话。但因为印在纸上的文字没有语气,造成了误解。事实上,机长和机组人员飞机失控的情况下全力操作,最终使得机上有4名乘客奇迹生还。机组成员也由罪人逆转为英雄。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事故遇难人数超过500,是单架飞机的空难中死伤最惨重的一宗(图为失事地点)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航班在苏格兰上空爆炸(即洛克比空难),包括机上、地面人员在内的270人遇难。事件就被人为地注入了阴谋论的成分。在阴谋论中,空难原因更是被指向了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诱捕行动失败造成的,这个荒诞的说法最终还以封面故事的刊登在《时代》周刊上。而后来,美国政府得出结论,此次袭击是由利比亚政府一手策划。
1996年7月17日,环球航空800号班机(TWA800)从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搭载着212名乘客及18名机组人员前往法国巴黎,在起飞后约12分钟在纽约长岛外的大西洋上空爆炸解体,坠入海中,机上全部人员罹难。这场空难引发了“导弹说”“炸弹说”等一系列阴谋论。而互联网上“导弹说”的阴谋论还骗到了ABC新闻记者Pierre Salinger,他甚至召开发布会,宣称一艘美国海军军舰用导弹击落了航班。而经过为期4年的调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裁定认为TWA800空难是由于“中翼油箱爆炸”造成,起因是“忽略了油箱中可燃的油气混合物。”事后,NTSB前副主席Bob Francis提及Salinger时,给他的评价是:“他是个白痴……他不知所言,完全不负责任。”
而更多阴谋论在1987年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南非航空公司SA295次班机坠海(被怀疑偷运核武导致爆炸);波兰卡钦斯基总统与该国许多高层领导丧生的2010年专机坠毁(被怀疑政治暗杀);大韩航空007号班机遭苏联击落事件(被怀疑未遭击落,当局扣押乘客以及机组人员至今)等等案例中数不胜数。
空难易于传出阴谋论的原因并不复杂
空难调查的困难费时以及专业性强给了阴谋论者发挥的好机会
一方面,空难调查耗时长,专业性强。知道真相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而长时间的真相空当给了阴谋论传播和发酵最好的时机。另一方面,空难调查的专业性强,一些手段会超出常人理解,甚至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比如此次马航事件中使用的卫星定位方法,以及如何判定各个区域的飞机可能坠落概率的数学方法,普通人都很难透彻的理解。
空难调查还常常牵涉到国际合作,更是符合一些政治阴谋论者的偏好
空难,特别是国际航班空难。由于起始地、航空公司、乘客以及失事地点往往牵涉数国,再加之搜救需要投入军事力量。这就使得在搜救过程中,虽然有《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以及《国际海上搜寻救援公约》的约束,但各国间仍难免有所保留。而这就被某些政治阴谋论者放大为利用“空难”进行政治博弈和军事侦察的阴谋论。德国《法兰克福报》就注意到了此次马航事件一些在中国盛行一时的阴谋论。其中一条就认为,“马航事件是有意为之,背后隐藏着大国博弈的战略目的。我怀疑这是个陷阱,别国目的是让中国展示先进技术,以便了解中国的军事实力”。
此次马航事件中阴谋论的出现与发酵也未打破老套路
随着事件进展阴谋论不断改头换面,幕后黑手也由美国变成了马来西亚
在军事专家吴戈看来:从最初在越南沿海搜救,到后来权威机构认定在南印度洋坠海。搜索区域不断变化,关于飞机失踪的理论也根据新线索和证据不断演变。整个事件是一个逐步演变、发展、展开的过程,其间专家们在不断排除、修正关于失踪的假说。事件中除了某些信息公布和协调的纰漏,实在看不出马来西亚有什么系统性的隐瞒和阴谋。
而有意思的是,随着事件不断的发展,阴谋论也在跟着进化。由于最初搜救区域毗邻南海争议海域,阴谋论多指向美国,认为美国是借此“探明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实力”。而搜索区域扩大到马六甲海峡后,印度又成了阴谋论的主角,认为美印合谋把飞机藏在安达曼群岛的某个军事基地以此要挟中国的阴谋论又成了主流。而在最近流行的阴谋论里,美国也不再是“敌人”,反倒成了迫于国际规则只能通过媒体爆料倒逼马来西亚政府公布更多信息的“友人”,马来西亚政府则成了要隐瞒某个阴谋的幕后黑手。
阴谋论虽一直在演化,但不专业的拼凑以及掺杂政治因素的套路始终没变
不得不提,此次马航失联事件是民航史上最神秘,失联时间最长也毫无先例的一个案例,再加之马来西亚本身主导搜救能力的限制以及组织工作的混乱。使得各种阴谋论有了最适宜生长的“沃土”。
但阴谋论变了几轮,套路其实并无什么新意。都是融入了政治因素,且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假设幕后黑手的动机,比如“美印以客机遏制威胁中国”和“马来西亚政府隐瞒了机长是因为马来西亚国内的政治斗争劫机”。然后再对一些信息进行不专业的分析。最新的阴谋论针对马来政府的主要指责就有他们刻意隐瞒Inmarsat的数据。但军事领域专家吴戈则认为:必须注意的是,Inmarsat是通讯卫星,直接的数据对定位并没有意义。如今Inmarsat公司得出的结论都是通过首创的方法给出,且马来西亚并没有分析这些数据的能力。而Inmarsat也是花了两周时间,完成平时需要几乎一年的研究,而且这一方法从未在空难搜索中试过。最后,即便拿到了分析结果,马方也没有独立验证的能力。所以据此当做马来西亚政府刻意隐瞒信息的证据实在有些牵强。
如此模式化且有漏洞的阴谋论,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仍愿相信
和通常认识不同,面对不熟悉的领域的阴谋论,即便理性的人也会相信
在《纽约时报》刊登的《为什么理性的人会相信阴谋论?》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阴谋论的参与者并不仅限于社会边缘人士。那些绘声绘色的叙述表明其作者具有神智健全的头脑和强大的叙事能力,甚至某些最荒诞的阴谋论也可能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都加剧了阴谋论的危害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根据费尔里·狄金生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有63%的美国登记选民至少相信一个政治阴谋论。
2010年,斯瓦米与共同作者在科学期刊《心理学家》(The Psychologist)上对类该研究进行了综述。他们发现,阴谋论的信徒更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在政治层面持愤世嫉俗态度的人,而理性思维则并非唯一的决定要素。
部分人相信阴谋论的原因则是无法接受不确定性和控制感缺失
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指出,我们出于本能会过高地估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低估了偶然性的作用。自认为我们知道不少东西,这本身就是愚蠢的。有一个“极其令人厌恶的字眼”,他写道,“应该在我们讨论重要事项时,从词汇表中删除”,那就是“知道”。
资料图:海德和希梅尔研究中所使用的几何图形 但能达到卡尼曼这种觉悟的人并不多,心理学家海德和希梅尔(Heider & Simmel)曾经让一群大学生观看由一组抽象几何图形移动的视频,然后让这些实验参与者报告他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在全部34名实验参与者中,只有一位用几何术语来描述看到了什么;而其余33位参与者都把抽象几何图形的移动描述为有生命的生物的活动,其中大多数描述为人类的活动。而海德和希梅尔得出结论,认为以与既有观点一致的观点认识世界以及对环境产生控制力是人的本性。
实际上人的本性可能就有难以忍受模糊性的成分,有赋予未知事物确切解释的冲动。当我们置身在一个未知的情境中,我们将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它,这会令我们感到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我们会按照我们的经验、预期和直觉赋予其解释,将它纳入到我们可预测和可控制的范围中。而很多研究也表明了阴谋论的信念和无力感、不确定性和缺乏控制感相关。这种认知偏差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通过为复杂的事件提供简单的解释来重塑可控制感和可预测感,即便这种简单的解释就是“阴谋论”。
马航失联的阴谋论能够如此广泛的传播,也部分源自与此。这次前所未有的失联事故超出很多普通人的接受范围。有些人会从自己的经验范围拼凑线索,来赋予MH370失联以“合理”的解释。而一旦这样的解释发布来,必然得到迅速的传播。因为看起来合理的解释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缺失的不安。对许多人来说,相比于他们面对困难重重的一无所知和凶手无处可寻的失控感觉。他们“知道”飞机被美国人劫持到秘密基地,或者是马来西亚政府刻意隐瞒了真相操纵一切,这样的感觉更好。心理学家斯瓦米曾这样描述这种感觉:如果你掌握着其他人不知道的真相,你将可以借此重申对政府机构的观感,自己挖掘真相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即使这类“研究”并非无懈可击,也不会影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美好感觉。
(本段部分内容引自心理学学者唐映红文章《马航失联何以滋生和流行“阴谋论”》)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阴谋论能获得大量同好的“佐证”,进一步强化阴谋论者的信念
事实上,互联网还使情况进一步恶化。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指对可支持自己已有观念的证据更为重视的倾向,这是一种世人共有屡见不鲜的人性弱点。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已经反复地给出了证明。而互联网等媒介更助长了这种偏执的延续。除了更多地接触此类论调会使人们更容易相信阴谋论外,互联网的“站队”倾向对本已受到误导的观念也有巩固作用。
更为棘手的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确认偏误很难克服,无法简单地通过灌输大量事实来纠正,甚至会起到反作用。2006年,政治学者布伦丹·奈恩(Brendan Nyhan)和贾森·雷夫勒(Jason Reifler)发现了一种名为“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的现象。他们指出,那些致力于澄清不准确政治信息的努力反而会让人们更加坚信那些虚假信息。
针对此次马航事件中无数的阴谋论,《阴谋论和其他危险想法》的作者、哈佛大学学者Cass Sunstein也在《华尔街日报》访问中说到了他的看法: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同好,阴谋论者也同样。此次马航失联如此多的阴谋论也是因此产生。
此外,阴谋论相较于事实论证更偏重动机,也更能引发情绪共鸣
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吴戈认为:阴谋论者只推测不证明,而且爱将理论上任何可能都假设为真,而不管无法解释的矛盾或无法形成逻辑链条。而在专栏作家鸿耄看来:非阴谋论强调证据,阴谋论强调动机,而这是阴谋论最大的优势之一。阴谋论的逻辑是“谁获益,谁操纵”。根据获益方反推说某人或者某组织当年是幕后黑手,所有一切都是因为那些人处心积虑。
偏重于动机除了简单直接外,另一大优势是容易引发情感共鸣。还回到马航事件上,如果基于现在的证据,可以发现马拉西亚政府的搜救能力不足,指挥协调无力,可以得出马来政府“水平不高”的推论。但如果以阴谋论的动机反推,认为马来西亚政府是因为政治阴谋故意拖延隐瞒,可以很轻易的得出马来西亚政府“很坏”的结论。而据此,加上民众的“悲愤”情绪,很容易就能引发共鸣,也让愤怒有了出口,使得人们更愿意传播阴谋论。
在复杂的事件中,人们更愿意相信和传播能将事件简化并能引起情绪共鸣的阴谋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人们如此消费阴谋论才是“天性”,而克服这种“天性”去等待和理解专业调查结论则需要极大的耐性与精力。正因如此,也许有关此次事件的阴谋论也会如其它空难一样,永难收场。